2022年26周:
读《卓有成效的管理者》
四周前发现,自己对管理知识一无所知。接着报了网课,学了几节课,最大的收获就是开阔了眼界,并知道了有一本久负盛名的管理学书籍《卓有成效的管理者》,随即买了。
接着被两篇文章所困,直到这周末腰疾发作,不得不躺在床上,才有空翻了翻。有种新的体会,里面的两个观点印象最深刻:
一、用人所长。做为基层管理者,人员的变动多数都不是自己能说了算的。突然被安排一个人,尤其被一个差的换掉一个好的。但是如果盯着这个人的不足,或者两个人的差距,即便这个人并没有那么差,这种落差都会被潜意识无限放大。其实我们应该盯着下属的长处看,每个人都有长处,管理者的职责应该是,发现下属的长处,并创造机会无限放大。对自己和上级也是一样。
二、要事优先。即使是管理者,一天也只有 24 个小时。通常来说,要做成一件事情,需要大的时间片。如果每天抽出 15 分钟,一年以后,可能也很难有输出。但是如果每天有一个小时,那么一个月可能创造出不平凡的成绩来。这点对于创作者尤其普遍。比如构思一篇文章开头扣耳挠腮的几十分钟,可能一个字都没有写,但是没有却不行。所以分清最重要的事情,最重要的一件事。有时候,我们通常会被各种事情打断,虽然它们也不得不做。这里有两招:1. 能交给别人的事情尽量交给别人,这将为你节省时间。2. 很多事情都可以超过 deadline 再做,不需要立即响应。神奇的事情通常是,延迟响应某些问题时,它通常已经被解决。
发现困难多看看书,总有人比我们想的更多、更深。
2022年25周:
WWDC22 内参投稿
关注《老司机技术》很长时间了,这是一个很优秀的社区,经常输出一些高质量的 iOS 开发文章。最近正赶上WWDC22 结束,他们每年都会组织社区做《WWDC22 内参》,所以这次就报名参与了。虽然撞上了英语打卡 deadline,搞得有点狼狈,但还是收获满满。
这次 WWDC22 可谓干货满满,内容丰富,session 视频多达 174 个。我算了一下,平均每个 session 半个小时的话,可以连续学习三天三夜。老司机技术整理了目录在这里,参加了才知道,注册确认的作者多达 113 人,叹服老司机团队的组织能力。
这次我选择了 SwiftUI Navigation,文章目前已发表《【WWDC22 10054】SwiftUI 新导航方案》,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去看看。目前收费,预计一年后开放,但是对应的程序是完全开源的。也收到了审核团队 Jake 和水水的同学尽心尽力支持和帮助。
除了认识一波牛人外,这次最大的收获是完美解决了带壳截屏和动态视频录制的问题,虽然一个动图画了3个小时,但是一切都是值得的。可以去文章或者我开源的 repo 里欣赏一下,😄。
期间也暴露出一个问题,我写的文章代码过多。我最近也发现了,包括之前写的英文博客 Micro Frontends for Mobile。也是代码一堆,而且文章过长。这个问题,我会在以后写文章时尽量优化,多花一些图来替代代码直接展示。毕竟对于多数的读者,看代码去代码仓库更好,而不是在文章里。文章里应该是更高级别的思考。
2022年24周:
今年的流利说打卡总结
去年结束的第一年流利说英语打卡,相对比较轻松,从 Level 3 一直打到 Level 7,提前拿到了奖学金,也写了文章记录。今年买了发音课,也重新从 Level 4 学起,结果眼看马上要结束,还没有完成 3 个 Level 的升级。所以最近在疯狂学英语。这周最多的一次,一天学习英语长达 317 分钟。
从图中也可以发现,单看这一个月,打卡都七零八落的,没有做到像第一年那样每天都坚持。搞的最后一个月特别忙碌,所以计划和坚持都很重要。当然目标是一定要完成的,在截止前也是狼狈地完成了三个 Level 的升级,成功拿到了奖学金。这是最新的状态:
2022年23周:
有个开头就已经成功了一半
一直对 MFE 感兴趣,这段时间也看了一些博客,积累了一些思考。借着 #英文博客大赛# 的契机,开始写博客总结一下。当然还是从 19 周一直拖延到 20 周末,又憋了很久,才在博客上写下第一行字。神奇的事发生在第一段完成之后,一切都貌似顺理成章了,后面反而完成的很快,主要内容大概在一个周末内写完。俗话说,好的开头已经成功了一半。在我看来,有个开头就已经成功了一半。
写程序的过程中发现有几个痛点,比如 Navigation,Regex 等,被 WWDC22 都解决了,开心,等 xcode 14 release 出来,再更新一波,顺便看看今年新出的 CI/CD,感觉又能玩好久,哈哈哈。
2022年22周:
初次体验九块九的直播课
还记得前一阵有一条著名的广告:我们要默默的学 Python,然后惊艳所有人。我会 Python,所以我能理解即使学了 Python,也不能惊艳所有人。但是我不理解为什么学 Python 要 9.9,不是官方文档就好了吗?因此,在我的偏见里,知识付费就是交智商税,而对所有的直播课不屑一顾。
直到上周和领导聊了一个晚上,突然得出一个结论:我不了解管理知识。这个想法在脑子里转了两圈。突然一条推荐管理课程的广告从公众号窜出来,简直不能更惊奇,而且只要9.9。于是几乎没有思考,立马买了。
有四次课,前三次的质量让我大吃一惊,课程设计的很完整,并且几乎解答了我最近遇到的所有管理问题。而且推荐了后续的学习方法,从参加直播的人数来算,一节直播课的收益在 4000 左右,如果一个小时有这个投入,几乎可以请到行业高级专家。从此对直播课青眼相看,并且认为是值得做的生意。